巴赫在左,平均律在右

听音乐会礼仪 巴赫

01. 再听巴赫


九月,参加完阿那亚音乐之旅,对朱晓玫老师弹的巴赫突然很感兴趣,之所以对于巴赫还有好奇心可能源于上学时老师对我弹的巴赫作品还算满意,没有太多打击,所以对那些复杂的对位和模仿还保持着一点探索的心。

这次做客朱晓玫阿那亚音乐之旅的还有一位她的法国老朋友米歇尔·莫拉(Michel Mollard),这位非音乐专业的音乐爱好者和我们一起分析聆听了巴赫音乐。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几年前还出了一本书---《莱比锡之旅》,讲述了自己和友人去巴赫的故地莱比锡拜访一生致力于巴赫音乐研究的大师马塞尔·毕奇,学习欣赏和分析巴赫的平均律的经历。

巴赫

打开《莱比锡之旅》的同时,打开巴赫任一首平均律,当文字和音乐同时交汇,在视觉和听觉上交错时,此时音乐给我的感受完全和上学时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听录音中演奏的思路和急迫地分析声部不同。

一首赋格犹如清风携带着接骨木的幽香,掠过菩提树,进入心房。

宁静的背景,一颗颗音符带着强烈地要把你包围的使命感慢慢流出,这样的声音,自然屏蔽了往日聒噪的信息和生活的碎片。

一切,瞬间专注。


巴赫 播放

Prelude No. 16 in G Minor, BWV. 861 (G小调第16号前奏曲,作品861)
Angela Hewitt - Bach: The Well -Tempered Clavier


02. 巴赫在左


巴赫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一直是音乐科学社团的成员,这个社团的宗旨在于推动研究音乐中的数学应用。

数学是数字的秩序,音乐是生命和情感的秩序。在变幻莫测的数字世界里,音乐带着数学的神秘和美感慢慢来到听者的身边。

这音乐并不高傲,甚至是朴实无华的。在这音乐中,有着人生的欢乐、悲伤、痛苦、忧郁、乡愁、诙谐、虔诚、敬仰、童真、纯洁、高贵、活力和勇敢,这难道不是生活吗?

古希腊哲学家说,万物皆数。

巴洛克艺术就是数学缔造的宏伟,虽然音乐中的数字不像建筑中那么精确,巴赫的音乐虽无理论上的数学的绝对值,却有类似的绝对美。


巴赫 播放

Prelude No. 12 in F Minor, BWV. 857 (F小调第12号前奏曲,作品857)
Angela Hewitt - Bach: The Well -Tempered Clavier


巴赫

巴赫音乐的美不是用音响效果打动听众,而是勾勒一个模样,生出一个形体。这里有我们的悲欢离合,有着温馨徜徉,在各种不同性格的旋律交错缠绕下产生新的效果。正如《莱比锡之旅》中说到:作品的深意在作品本身。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始终是音乐的核心。

小朋友们弹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的各类可爱温暖的小步舞曲,摩塞塔舞曲,吉格舞曲像是巴赫在众多孩子的围绕打闹中用着轻盈的鹅毛笔勾勒出音乐的图形,简短的几句乐句,像是哄着孩子快快安静下来的号令,一个慈祥的爸爸,带着音乐的温度和爱,感染着他的孩子,和未来学习音乐的孩子。


03. 平均律在右


平均律是什么?很多小琴童甚至都没有来得及触碰就止步于钢琴学习,这很遗憾。因为,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不只是巴赫个人的创造,也是西方音乐承上启下的一个开口。

巴赫

它的调性排列以半音的大小调为顺序,从C大调开始,历经升C大调,再到D大调,最后到B小调结束,12个半音,各有大小调两个,24个调性都有一对前奏曲和赋格,都表现了不同的情感。

前奏曲相对浅显易懂,它是赋格的入口,像是为探索巴赫的游客打开一扇门,当你轻松进入时,里面的玄幻奥秘正等着你头脑风暴去读去听。

调式如同色彩,在48段音乐中,风格多样又丰富,从器乐曲到合唱曲,从古风体到意大利风格,有时像聆听天籁之音,有时又转而置身于热闹欢腾的节日之中。

有人会问,聆听这些平均律,我们在听什么呢?是啊,对于普通听众,说主题、倒影、对位、都太专业了,那就听旋律吧。重叠如山峦版的不同旋律,像大合唱中的不同人声的“声部 ”。


巴赫 播放

Prelude No. 9 in E Major, BWV. 854 (E大调第9号前奏曲,作品854)
Angela Hewitt - Bach: The Well -Tempered Clavier



巴赫 播放

Fugue No. 9 in E Major, BWV. 854 (E小调第9号赋格曲,作品854)
Angela Hewitt - Bach: The Well -Tempered Clavier


赋格就是建立在一种全面模仿的机制上,以重复一个旋律片段的方式完整变花样的模仿,不同的声部连绵不断,它们中的一个在另一个前隐去。在这一切的架构之上,包含着节制和智慧,从而让整部作品透出平衡与和谐。


04. 中间是谁?


既然左边是巴赫,右边是复调音乐,中间是谁呢?

我觉得有三种可能:时间、听众和情感。

时间是河流,它不断流淌着,承载着巴赫和他的伟大作品不断传承,一代代人拿着不同印刷不同语言文字标注的谱面,弹它,读它、想它和听它,探索它神秘背后的故事。

听众是巴赫音乐的最大受益者,在巴赫的音乐中沉淀、思考、反省,谁知道谁听了有什么想法受什么启发呢?

在巴赫的音乐世界中,音与音的碰撞,旋律之间的融合让人如沐春风,也许,毫无准备的人甚至还会冒出一个词:信仰。是的,对音乐的信仰。

情感是音乐中重要的核心,它和生命一起创造了音乐的秩序,它有着饱满蓬勃的热量,听从心的方向。

“所谓的完美,就是尽善尽美吧,为信仰及信仰般的情感而写作。”

巴赫

05. 尾声


复调音乐并非高深莫测,难以追寻,困难的是听者的心境:有没有去寻找着听,在听时,你想到了什么,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q 《莱比锡之旅》的结尾有句意义深远的话:

q “作品的意义在于作品本身,克莱伯思教我们怎么去更好地倾听,但他把我们撂在那个无穷神秘的门口,这是关键。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发掘!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对那不能言说的,最好保持沉默。”

q “他教给我们的,是如何去爱《平均律键盘曲集》。爱和知识,对我来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彼此接近。”

q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你开始探索并不断攀登时,音乐中的密码会引领着你达到至高之境,虽然那里的空气稀薄,但你终归明白:音乐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


巴赫 播放

Prelude No. 7 in E-Flat Major, BWV. 852 (降E大调第7号前奏曲,作品852)
Angela Hewitt - Bach: The Well -Tempered Clavier


诚邀您关注「雅马哈钢琴乐器」公众号
获取更多产品及活动资讯。
如您在非微信环境中浏览此页面,
也可拷贝如下微信ID,在微信中打开并搜索此公众号。
雅马哈钢琴

贝森朵夫公众号
Boesendorfer贝森朵夫中国

雅马哈钢琴和贝森朵夫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