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键的起源
双排键诞生的故事
管风琴是双排键的祖先吗?
双排键是电子管风琴家族中的一员。
1934年发售的哈蒙德管风琴被称为电子风琴的先驱。据说,美国人哈蒙德(Hammond)想“在家里欣赏教堂里的管风琴和作为无声电影伴奏而活跃的剧院风琴”而制造了所谓的哈蒙德风琴。从那时起,它就带有踏板键盘,就像管风琴一样,用脚踩着演奏。
在日本诞生的第一架双排键也带有一个八度的脚键盘和延长声音的延音功能,能感受到类似管风琴的声音。现代双排键可以显著地发出丰富多彩的音色,但仍配备了许多类似管风琴或剧院风琴等风琴系列的音色。可以说,它们仍然保留了其祖先的一些特征。

日本第一架国产管风琴,位于东京都文京区的圣提摩太教堂。
1959年,双排键诞生!
1957,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开展电子乐器全面晶体管化研究。在1959年5月,诞生了试作机型 ET-5,接着又推出了实现了全面晶体管化的单层键盘 EM-6,在同年12月,最终诞生了日本首台使用晶体管的国产电子风琴——D-1。其商品名称「エレクトーン(Electone)」,是由“electronic(电子的)”和“tone(声音)”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造词。这个名称以至于被人误认为是电子风琴的代名词,后来在日本全国广为人知。
为演奏家而开发的D-1,除主放大器外,其他部分均使用281个晶体管,并装备在两层各49键的用手演奏的键盘,13个键的脚键盘。音源部分采用的是“分周方式”,即仅对最高音域的12个音进行发音(振荡),然后通过“1/2分周器”逐级降低频率,依次生成其他音高。音色方面,则是利用模拟滤波器,通过对音波的某些部分进行切割来塑造声音。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柔和流畅的音色,甚至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就这样,使用上下键盘和脚键盘的新演奏表现形式开创了世界的双排键,从第二年开始陆续推出面向大众的型号,并迅速渗透到日本家庭中。

第一台双排键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