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放大器的历史

History of Amplifier - Since 1974

Yamaha 分离式放大器的历史 (始于 1974 年)

在 1974 年重新进入 HiFi 音响市场后,Yamaha 仅花了两年的时间又推出了B-1,这是首款使用自行开发的垂直功率 FET (SIT) 的全-FET 功率放大器,并再次震撼了音响界。隔年,又推出无畏级的控制放大器 C-1,大幅超越传统机型。紧接著在 1976 年推出薄型 C-2,也赢得了全球的赞誉。之后的综合与 AV 放大器都采用了这许多的创新技术,形成 Yamaha 声音创造的基础。

1974

梦幻输出元件垂直功率 FET,首次用于全-FET 功率放大器。 B-1

B-1

open

1970 年左右,当 Yamaha 决定进入立体声组合音响市场时,音讯输出设备刚从真空管变成半导体,但音响爱好者却不满意电晶体放大器的音质。为了进军高端音响市场,于是 Yamaha 的电子工程师开始寻找一种兼具真空管音质与半导体效率和可靠度的装置,而他们的目光就落在 SIT (静电感应电晶体) 此一新型半导体装置。那时 SIT 刚由半导体技术领域的权威人物,东北大学教授西泽润一 (Junichi Nishizawa) 发表,他也曾为 Yamaha 半导体技术开发提供建议。SIT具有输入讯号忠实低失真放大,高速运行与低功耗等诸多优点。所以,它是一台真正理想的放大器装置,具有结合真空管电气特性和半导体效率的潜力。在与西泽教授的合作下,Yamaha 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将 SIT 带入实际生产,并由 Yamaha 第一台立体声功率放大器 B-1 采用,而对业界而言,这真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B-1 共用了六种 Yamaha FET,包括三个垂直和三个水平,每个声道共使用 14 个 FET。各级都直接耦合并使用 Yamaha FET。再加上一个三步放大器和一个在半互补单推挽中带有单极性 (N型) 输出装置的源极追随器,产生了一个理想的配置,并形成一个电路图。2SK77 输出垂直功率 FET 采用单推挽结构,实际功率输出为 150W + 150W,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Yamaha HiFi 放大器精选原料、简单配方的设计理念,都体现于本机。机壳布局分为三个,左右各有独立的电源变压器,每侧中间则是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 (总共60000μF),放大器电路也完全分离为左右两侧。不言可喻,B-1 所展现的优秀设计与无限潜能,就是出自于 GK 设计团队的精湛工艺。它的出现对于音响界的震撼甚至超越了前一年的 CA-1000 综合放大器,让 Yamaha 在音响界更加亮眼。

close

1975

结合音乐概念与先进音质控制功能的全-FET 高端控制放大器。

C-1

open

C-1 是一台分离式立体声控制放大器,所有音讯级皆采用全-FET 电路。具有多种输入端子选择,包括每个输入上都有三个唱盘输入与电平控制。它的先进功能包括用于检查整个音响系统的峰值计与振荡器,特别是用于低音补偿的 Acoustic(70Hz / 300Hz)设置,和用于调节人声音乐平衡的 Presence(2kHz / 4kHz)参数等化器 ,精密电阻低音/高音切换 (可选移转频率),以及将声场调节到人类敏感度的连续响度控制。结合这些功能,变能完整的控制音调,并展示出此机型的音乐性概念。在电路配置上强调高讯噪比,并视需要动态选择高放大和低放大 FET 放大器。 唱盘等化器是两个串联的单元放大器,中间夹著一个 CR 型等化器,这样的配置能消除整体负回授。第一个单元放大器级的操作功率为 +100V/-110V,能够接受更大范围的输入电平,这样豪华且具创造性的配置是引人注目的。C-1 是真正的无畏级产品,原本是要与 B-1 同时推出,但是因为它广泛的设计要求所以延后一年推出。当它被推出时,与 B-1 一起使用便能在整个扩大链使用 FET,这也是音响界的首例。

close

1977

Yamaha 最后的 SIT 放大器,充分实现了互补式 SIT 技术能力。

B-3

open

B-3 是继 B-1 (1974) 和 B-2 (1976) 之后的第三款 SIT 功率放大器,也是 Yamaha 的最后一款 SIT 功率放大器。其功率输出装置是 2SK76A/2SJ26A,是改良自 B-2 的 2SK76/2SJ26,而且小于 B-1 所用的 2SK77,但能够用作互补配对。音讯电路采用最新的直流放大趋势,第一级是级联自举差分放大器,采用 Yamaha 原装 2SK100 低噪声双通道 FET,预驱动级为电晶体电流镜差分放大器,而驱动级为了实现纯互补 SIT 输出级的全部优点,设计并使用了具有 n-通道和 p-通道 FET 推挽电路的纯互补对称推挽驱动器。独创的低倍率蚀刻铝电解电容器 (27,000μF) 以及特别为本机发的聚酯薄膜电容器 (10μF),结合了 2.5mm 铜接地面以降低全频域的阻抗。立式立方体的比例不同于与其他 Yamaha 功率放大器,这样的设计可能是由于使用桥接式负载配置,使得输出级的两个通道都可以与 BTL一起用於单声道操作。当时音响界对大功率的信念比今天强得多,而 B3 的功率只有 70W + 70W (相当于一台综合放大器),所以得不到海外市场的青睐。如上所述,B3 成为 Yamaha 最后一台 SIT 机型,在 Yamaha 追求终极设备的过程中,SIT 的产量很低,因此价格昂贵。因为它在功率输出级外的应用需求不高、功率和失真等级相较于相同价格范围的电晶体也不足以及 DC 放大和高效 A 类等新放大器技术的出现,这些都成为阻碍 SIT 发展的因素。接下来的机型,Yamaha 将重点放在开发使用传统电晶体或 MOS-FET 的交越失真技术,并通过 Linear Transfer Circuit (线性传输电路) (1979)、Dual Amp Class A (A 类双放大器) (1983)、HCA 电路 (1987) 和现今的浮动平衡电路等创新技术,让音质表现超越 SIT。尽管如此,SIT 发展背后的理念和创造力,至今能具影响力。

close

1978

此基准控制放大器外观依旧,但拥有全新的内在。

C-2a

open

C-2 (1976) 开出国内薄型控制放大器战争的第一枪,并在两年后的 1978 年推出升级机型 C-2a 。只有对这一系列特别感兴趣的人才会注意到这两者的差异,因为它们在外观或功能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如果拆下底盖 (C-2系列机壳有一个由挤压铝制成的单片前/顶盖,电路板则是从顶部倒挂),就会发现它们只共用了几个杠杆开关,在电路配置和机壳布局则是完全不同。从目录上可看出它们最大的不同处就是失真与讯噪比的规格。 当使用传统方式测量时,它们之间其实并无差异,但是因为 C-2a 的失真低于测试设备的残余失真,所以在发开此机型时必须开始使用能够分析谐波失真到 0.00005% 顺序的电脑控制音讯分析仪。使用此设备测量从唱盘 (MM) 输入到 Record Out (记录输出) 端子 (20Hz - 20Khz,总计从第二到第十次) 的总谐波失真,显示出惊人的 0.0007% 规格。音讯电路采用全-DC 配置,取代先前使用的 2SK100 超低噪声双通道 FET,它在第一级采用新型 2SK101 低噪声、高跨导双通道 FET。值得注意的是,它采用有 10 个低噪声电晶体的级联互补推挽式电路的完全不连续 DC 配置,取代 C-2 的低噪声综合前置放大器。总的来说,C-2 使用了 61 个双极型电晶体,6 个 FET 和两个积体电路,但是 C-2a 使用了 101 个双极型电晶体和 5 个 FET。 C-2a 的售价是十七万日元,比 C-2 贵了两万日元,但考虑到它的高效率,这样的售价实际上是低的。您预期会精简的地方,却比以前更丰富,让您感受到开发者的热情。C-2a 在海外也获得了高度评价,并被定位为基准控制放大器销售了五年,直到 1983 年交棒给再次更新的 C-2x。

close

1979

线性转换电路兼具低声音电平线性与高功率输出。

B-5

open

1979 年推出的 B-5 是 Yamaha 的末代 SIT 放大器 B-3 的后继机型,它的目标就是要在不使用 SIT 的情况下,获得超越 SIT 的迷人音质。为了实现此点,必须使用 Linear Transfer Circuit (线性传输电路) 的先进电路设计,以弥补传统双极型电晶体在交越失真上不及 SIT 之处。线性传输电路的原理是,三重推挽式电路中的三组功率电晶体,在不同的偏置电流设置下具有交错的工作点,当组合在一起时几乎具有二次功率特性,所以改善了高功率放大器在低讯号电平上表现较差的线性和失真规格。它的输出装置是 Yamaha 开发的 2SC2707/2SA1147 高过度频率 (高速宽频) 电晶体,以铜外壳和铜螺丝降低电流失真,达到 SIT 无法获得的 240W + 240W (8欧姆,20Hz - 20kHz,0.005% THD) 高功率和低失真。它也取消了 B-3 BTL (桥接式负载) 开关。大型的电源部分使用了一个巨大的环形变压器,塞满了机壳容积的四分之一,专业音讯低倍频大容量铝电解电容器的外壳,采用世界上第一个非磁性聚丙烯材质制成,而两侧的散热片式结构的组成,让机壳设计更为流线精简,将其体积缩小至 435×361.5×182.7mm,这是典型的经济型 A/V 放大器的尺寸,而重量也降至 20.9kg。前面板的上半部和上面板是由一片穿孔金属制成,可以看到内部,尽管它采用的是最现代化的高功率放大器的技术,但却保有真空管放大器的外观。

close

1980

树立新标准的遥控薄型控制放大器。

CX-1

open

在 1990 年代,影音光碟和 5.1 声道环绕声开始普及,而家庭剧院也开始流行,因此对音讯放大器的需求从 HiFi 放大器大幅转向 A/V 放大器。各家公司都缩减 HiFi 产品阵容,尤其是旗舰和高端机型分离式放大器都消失了。那些年,Yamaha 用其累积的音讯技术提供更合理的价格,以结合 CX-1 控制放大器与 BX-1 功率放大器的新机型,树立了分离式放大器的新标准。保有 C-2 时代纯讯号路径薄型控制放大器的风格,如果关上隐藏面板,只显示出音量控制、输入选择器和电源开关的简单外观。与 C-2 时代的主要差异在于遥控器,而为了避免声音因此降低,音量控制和输入选择器都以电机驱动。使用遥控器控制面板上的输入选择器,就可选择下一个设定,是其迷人之处。采用全离散音频电路,而四联动音量控制改善低音量的讯噪比,并配备相当传统的 MC 前级放大器的唱盘等化器。但是由嵌入玻璃纤维的特殊塑料制成的高密度抗振基座,则是之后开发的 ART 设计,而将所有部件连接到这种基座则是全新的特色。CX-1 这台高性价比纯音讯控制放大器,持续热销直到 2005 年。

close

1993

此薄型高功率放大器,采用 HCA 电路,是多功能高效 A 类放大器 MX-1

MX-1

open

MX-1 功率放大器与 CX-1 控制放大器于 1994 年开始销售,虽然顾客的兴趣已转向音讯/视讯,且已减少对高端 HiFi 放大器的需求,但该机型的目的就是要利用 Yamaha 累积的音讯技术提供最合理的价格。功率放大器部分使用了 Yamaha 100 周年纪念产品 10000 系列的 HCA (Hyperbolic Conversion Class A) 电路,额定输出功率 200W + 200W (8欧姆,20Hz - 20kHz,0.008%THD),动态功率能够使用专有的线性阻尼电路来驱动 630W + 630W 的低阻抗2欧姆负载,以实现 350 的阻尼系数。在 116mm 薄型机箱内部采对称布局,左右各有一个大型的 EI 电源变压器,在中间部分则是两个 36,000μF 大容量铝电解电容,所以需要 486mm 的机箱深度来处理具有大型散热片的电源处理器。而其机壳至今还由高端音响与双底结构 A/V 所用,重达 24kg,具有专业级机型的重量。此机型的主电源可以通过 CX-1 或其他控制放大器或具有遥控输出的 A/V 放大器的遥控器进行串联控制,且除了其他用途之外,它还可用来升级家庭剧院系统。像 CX-1 一样,MX-1 也持续销售到 2005 年。

close

串联传统与未来。全新的 Yamaha HiFi 音响。